智庫建設“冷熱不均”亟待改善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5-16 14:35:46 發布人:editor
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編寫的《2016中國智庫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日在滬發布。《報告》依據該中心編制的評價指標體系給出了2016年度中國活躍智庫影響力評價與排名,列出了“2016最具影響力智庫陣營”,并對該年度中國智庫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做了理論分析。《報告》認為:中國智庫建設在過去一年間整體態勢良好,但存在“上熱下冷”“外熱內冷”“庫熱智冷”“見物不見人”等四類“冷熱不均”現象,亟須在今后建設中切實改進。
《報告》按照綜合影響力、分項影響力、系統影響力、專業影響力、重大國家政策影響力五類排名對近400家中國活躍智庫進行評價,并將在五類排名中表現卓越的智庫統稱為“2016中國最具影響力智庫陣營”。在該陣營的105家智庫中,國家黨政軍/科研院所智庫11家,部委直屬事業單位智庫34家,地方黨政智庫10家,地方科研院所智庫10家,高校智庫23家,社會(企業)智庫17家。
據悉,這是上海社科院智庫研究中心發布的第四本《中國智庫報告》。為鼓勵新興智庫,該《報告》新增了“新智庫提名”項目,對成立于2013年7月之后的智庫進行遴選評價,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獲得提名。
《報告》分析指出,2016年度智庫建設的“冷熱不均”主要表現在:上熱下冷——國家高層對智庫建設熱情高漲,地方政府積極性相對較低;外熱內冷——體制外智庫建設熱火朝天,體制內智庫推進改革積極性不高;庫熱智冷——相比于內容建設與質量提升,智庫發展更熱衷于形式傳播和數量擴展;見物不見人——管理機制僵化,導致對人的激勵缺乏,智庫從業人員整體收入水平不高。對此,《報告》建議:加快完善我國決策咨詢機制,在充分總結國家高端智庫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配套政策,去除體制掣肘,促使兩辦《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得到切實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