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召開2017年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物理化學專業委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7-19 09:20:29 發布人:editor
關于召開2017年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及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會年會的通知
(第一輪通知)
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和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青島科技大學化學與分子學院承辦的“2017年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及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將于2017年10月19~21日在青島舉行。會議誠邀全省從事物理化學、膠體與界面化學及相關領域科研、教學和技術開發的各類人士參加,交流最新研究進展及成果,展示發布新型科研儀器和產品等,同時召開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和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研討全省高等院校物理化學、膠體與界面化學及其相關學科領域的學術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和規劃。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投稿內容
熱力學、動力學、結構化學、量子化學、計算化學、催化化學、電化學、微波化學、光化學、聲化學等物理化學相關領域;表面與界面性質、膠體體系與納米材料、表面活性劑及其組裝體系、軟物質、乳液與微乳液、泡沫等膠體與界面化學相關領域的科研、教學和技術開發研究成果。
二、參加會議人員
1、省內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中從事物理化學和膠體與界面化學及其相關學科領域的科研、教學人員和技術開發人員。
2、山東省化學化工學會以及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會領導和委員,省內高等學校物理化學教研室主任。
3、從事物理化學、膠體與界面化學領域研究相關儀器設備技術工程師與代表。
三、大會報告形式與安排
報告分為特邀報告、邀請報告、口頭報告、墻報四種形式。歡迎參加會議的代表按摘要模版投稿(模版附后,1-2篇免費)。
四、會議報到時間、地點及有關事項
1.會議時間:2017年10月19日(周四)下午報到,21日(周六)下午會議結束。
2.報到地點:青島大公島酒店(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北門對面)。
地址:青島市嶗山區仙霞嶺路48號
青島火車站距離酒店20 km,乘坐311路公交車到嶗山文化中心,出租車約40元;青島火車北站距離15 km,乘坐地鐵3號線到萬年泉路站換乘606或375路至嶗山文化
中心,出租車約35元。青島長途汽車東站距離3 km,乘坐606或375路,出租車約10元;青島長途汽車站距離酒店15 km,乘坐607路到汽車東站換乘606或375路,出租車約35元。
3.費用:會務費900元/人,統一安排食宿,住宿費用自理(團隊優惠價格)。
4.請于9月10日前將報名回執發送到郵箱2430990810@qq.com,于9月30日前將會議論文摘要發送至以上郵箱。
五、會議日程
10月19日(周四)下午:會議報到
10月20日(周五)上午:開幕式、特邀報告、邀請報告
10月20日(周五)下午:邀請報告、口頭報告、墻報;專業委員會會議
10月21日(周六)上午:考察
10月21日(周六)下午:離會
六、聯系人
主辦單位: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物化專業委員會、膠化專業委員會)
田 勝(0531-82663182)
劉成卜(0531-88361398)
侯萬國(0531-88365460)
牛 林(0531-88361385)
會務承辦單位:青島科技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會務組:李東祥 徐 潔 趙繼寬
電 話:0532-84023654
郵 箱:2430990810@qq.com
2017年7月6日
附件1:代表回執
附件2:摘要模版
附件1:
2017年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物理化學、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會年會代表回執
溫馨提示:
1. 請認真填寫并按時寄回回執,以便制作會議通訊錄;
2. 稱號指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國家優青、國家千人計劃、國家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泰山學者及青年人才、省杰青、省優青、國家教學名師、省教學名師、市教學名師以及其他稱號;
3. 請于9月10日前將回執發送到郵箱2430990810@qq.com,于9月30日前將會議論文摘要發送至以上郵箱。
附件2:摘要模版
金納米棒-銀核殼納米結構的制備與性能表征
劉娜,劉苗,林偉鴻,李東祥*
青島科技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生態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266042,青島市鄭州路53號 Email: lidx@iccas.ac.cn
摘要模版說明:每篇論文摘要最好1頁、最多不超過2頁,用Word排版,將稿件的電子版發至2430990810@qq.com,文責自負。摘要經審查后收入會議論文集,論文編入會議程序冊。
論文主要格式為:A4(21´29.7 cm)紙,上、下、左、右各留2.5 cm空白;文檔網格為無網格。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并居中;作者一行,小四號仿宋且居中,段前、段后各0.5行,與會作者用下劃線標出;作者單位及聯系方式用五號宋體居中。
正文前空一行,正文用五號宋體,1.2倍行距。表格采用三線式。參考文獻四字用五號黑體,段前、段后各0.5行;引用文獻用五號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1.2倍行距。英文摘要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1.2倍行距。下圖插入的繪圖畫布可以存放照片、圖表、文字等內容。圖表解釋可以在畫布右側,也可以置于畫布下方,使用小五號字。
Fig. 1 (a) TEM image, (b) catalytic activity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關鍵詞:金納米棒;核殼結構;催化
致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xxxxxx 或 山東省XX研發計劃xxxxxxxxxx
參考文獻
[1] J. Zhu, F. Zhang, J. J. Li, J. W. Zhao, Gold Bull. 2014, 47, 47–55.
[2] B. N. Khlebtsov, V. A. Khanadeev, M. Yu Tsvetkov, J. Phys. Chem. C 2013, 117, 23162–23171.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re-shell gold nanorods-silver nanostructures
Na Liu, Miao Liu, Yuanyuan Gao, Weihong Lin, Dongxiang Li*
State Key Lab Base of Eco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42, China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have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because of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Herein, gold nanorod (AuNR) was prepared by the seed growth method and subsequently core-shell gold nanorod-silver nanpstructures (AuNR@Ag) were prepared by ascorbic acid reduction, followed by a surface stabilization by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The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uNR@Ag nanostructures in 4-nitrophenol reduction and th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to 4- aminothiophenol were explo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