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02qi"></ul>
    • <ul id="w02qi"></ul>
      返回首頁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山東化學化工學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普園地 > 科普常識 > 列表

      碳的大家族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7-04 14:22:00   發布人:editor

         在109種化學元素中,碳非常特殊:除碳之外的108種元素,它們之間所形成的化合物只有幾十萬。然而,碳的化合物卻有五百萬之多!

        正因為碳是那般與眾不同,人們對碳也“另眼相待”!在化學上,把除了碳之外的108種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碳酸鹽合稱為無機化合物,研究無機化合物的化學稱為無機化學;而碳的化合物(不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鹽)合稱有機化合物,專門研究碳的化合物的化學叫做有機化學。

        神通廣大的活性炭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戰線的德法兩軍正處在相持狀態。德軍為了打破僵局,在4月22日,突然向英法聯軍使用了可怕的新武器——化學毒氣氯氣18萬公斤。英法士兵當場死了五千,受傷的有一萬五千。

        有“矛”必然就會發明“盾”,有化學毒氣必然就會發明防毒武器。在兩個星期后,軍事科學家就發明了防護氯氣毒害的武器,他們給前線每個士兵發了一種特殊的口罩,這種口罩里有用硫代硫酸鈉和碳酸鈉溶液浸過的棉花。這兩種藥品都有除氯的功能,能起到防護的作用。

        可是,令人為難的是敵方并不老是使用氯氣,如改用第二種毒氣,這種口罩就無能為力了。事實也是如此,在使用氯氣后還不到一年,雙方已經用過幾十種不同的化學毒氣。

        所以,必須找到一種能使任何毒氣都會失去毒性的物質才好。

        這種百靈的解毒劑在1915年末就被科學家找到了。它就是活性炭。

        大家也許知道,把木材隔絕空氣加強熱可以得到木炭。木炭是一種多孔性物質,多孔性物質的表面積必然很大。物質的表面積越大,它吸附其他物質的分子也就越多,吸附作用也就最強烈。如果在制取木炭時不斷地通入高溫水蒸氣,除去沾附在木炭表面的油質,使內部的無數管道通暢,那么木炭的表面積必然更大。經過這樣加工的木炭,叫做活性碳。顯然,活性炭比木炭有更強的吸附作用。

        在1917年,交戰雙方的防毒面具里都已裝上了活性炭。

        奇怪,活性炭的眼睛為什么那么雪亮,能抓住毒氣而放過氧氣、氮氣呢?

        原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同被吸附的氣體的沸點有關。沸點越高的氣體(即越容易液化的氣體),活性炭對它的吸附量越大。軍事上使用的大多數化學毒氣的沸點都比氧氣、氮氣高得多。

        請不要以為活性炭只用在防毒面具里,它還有許多其他用途。

        在自來水工廠里,如果水源有臭味,只要讓水流過活性炭后就不臭了。你也許會說自來水仍然有股味。這是氯的氣味,因為自來水常用氯來消毒。

        在制糖廠里,工人們往紅糖水里加一些活性炭,經過攪拌和過濾,可以得到無色的精液,再減壓蒸發水分,紅糖就變成晶瑩的白糖了。

        現代家庭的金魚缸里,有不少裝著電動水泵,讓水循環通過濾清器。在濾清器里也用活性炭去吸附水中的臭味和雜質。

        令人討厭的寶貝——煙炱

        你認識煙炱嗎?

        在煙囪里、灶膛內、鍋底上,以及煤油燈玻璃罩壁上那些黑色粉末,就是煙炱。化學課本里也叫它炭黑。

        你喜歡煙炱嗎?

        從煙囪里出來的煙炱,到處亂飛,它熏黑了蚊帳,弄臟了人們的衣服,污染了清新的空氣。干了這么多壞事,誰還會喜歡它呢?難怪現代工廠的煙囪,大都加了除煙消塵裝置。

        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沒有煙炱,人類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又會變成什么樣子?

        誰都知道,寫字的墨汁是黑色的,印書的油墨是黑色的,汽車和飛機的輪胎也是黑色的。這種種黑色的東西,里面都有煙炱的成分。

        煙炱對于橡膠工業極為重要,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煙炱用于橡膠工業。制造一個汽車輪胎,需要好幾公斤的煙炱。橡膠是一種大分子化合物,分子間的空隙很多,加進煙炱主要是為了填充這些空隙,增強橡膠的機械強度,使它有耐拉、耐撕、耐磨等優良性能。

        如果沒有煙炱,世界上就沒有字跡經久不衰的書,汽車不能跑長途,飛機也難以起飛。

        煙炱如此重要,怎樣來生產呢?

        我國的勞動人民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懂得用煙炱來制造墨汁。當時所用的煙炱是從煙囪里收集得到的。從煙囪收集煙炱,數量終究有限,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后來,我國勞動人民發明了一種特制的窯。讓松脂在窯里不完全燃燒,從而得到較大量的煙炱。

        用松脂來燒取煙炱,使大片松樹被砍伐,出現大量荒山,破壞了生態平衡,最后將給人類帶來災難。

        幸好在北宋時,我國科學家沈括發現了用燃燒石油的方法來制取大量的煙炱。現代,人們主要是用分解天然氣的方法來制取大量的煙炱。

        在化學家的眼里,世界上沒有無用的廢物。煙炱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對煙炱的態度,應該是揚長避短,讓他們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鉛筆芯是鉛做的嗎

        鉛筆芯是鉛做的嗎?

        是的,它是用鉛做的。不過這是五百多年前的事情,用鉛做的筆寫字看起來不太清楚。到了近代,人們就用石墨來制造鉛筆了。

        石墨是黑色的細鱗片狀的晶體,在大自然中,有天然的石墨礦。石墨礦是由一些古代的樹木,因為地殼運動埋到地下,在地下受到高壓慢慢形成的。可是天然石墨礦太有限,迫使人們無法坐等大自然的恩賜,而要向大自然索取。人們發明了人造石墨的方法,把煤放在電爐里,通入強大的交流電,加熱到兩三千度,使煤再結晶而變成石墨。

        鉛筆芯有硬有軟,有黑有淡。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你能注意鉛筆桿上標的符號,就不難總結出下面的規律:

        6H、5H、4H、2H、H、HB、B、2B、3B、4B、5B、6B

        這里H代表英語的Hard(硬),B代表英語的Black(黑)。鉛筆芯只用石黑做原料,雖然很黑,但太軟了。所以必須摻些純粘土,粘土粘得越多,硬度越大,筆跡也就越淡。

        中小學生書寫用的鉛筆多是HB,5B、6B多用于畫圖畫,而5H、6H多用于多層復寫。

        在鉛筆里,工人們把石墨、粘土分別研細,然后混合,再加適當輔助材料,揉成黑面團,在機器里像擠牙膏一樣把它變成黑面條。把黑面條烘干,便成了鉛筆芯。

        “處處留心皆學問”,可不是嗎?一支小小的鉛筆,可以寫成一本書,這里僅是其中的一頁而已。

        鉛筆的絕招

        誰都知道,鉛筆是用來寫字的,但它另有絕招——能醫銹鎖。

        生銹的鎖打不開,在進鑰匙的孔內加一點鉛筆芯粉末,往往就能打開銹鎖。

        鉛筆芯怎么會有這種絕招呢?原來,鉛筆芯里含有石墨,而石墨有潤滑性。用手摸摸鉛筆芯的粉末,會有一種滑膩的感覺。所以,鉛筆芯能潤滑銹鎖。

        石墨熔點很高,達三千多度。作為潤滑劑,它特別適用于在高溫狀態下工作的機器。在高溫下,一般機油會分解,然而石墨卻“安然無恙”,繼續發揮潤滑作用。

        有一種軸承,它在成型時加進了石墨粉。這種軸承能長期工作而不必加油滑潤,它自身有石墨在起潤滑作用。這是多么巧妙的軸承啊。

        在直升飛機機艙的門紐上,已經大量使用新型高精度的純石墨軸承。這種軸承既耐低溫又耐高溫,特別令人驚嘆的是,在真空條件下,它仍能保持良好的潤滑性。

        不怕火的石墨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其實石墨才是更不怕火的東西。金子受熱到1337℃就熔化了。而石墨在3500℃還不熔化。石墨在純氧氣里受熱能燃燒,變成二氧化碳,但是在空氣中,哪怕受到強熱,也燃不起來。

        石墨能耐高溫,而且容易傳熱,又能經得住溫度的自然升降,所以特別適宜制造坩堝。石墨坩堝常用來熔煉熔點很高的金屬。一個石墨坩堝可以熔銅達60次,熔鋼10~15次,而普通的耐火泥坩堝,壽命只有石墨坩堝的五分之一。

        石墨不怕火,你也可以親自試一試。取鉛筆芯一小段(HB鉛筆芯含有50%以上的石墨),放在火里長久加熱,鉛筆芯依然如故,書寫起來也跟以前一樣。

        “石墨不怕火”,這對石墨并不過獎,它是當之無愧的。

        令人向往的金剛石

        遠在五千年前,人類已經認識了金剛石。當然,古人發現金剛石的性質是十分偶然的,他們從沙漠里采來金剛石,在加工金剛石時,發現任何堅硬的石頭或金屬都不能在金剛石上刻出痕跡來,而金剛石卻能毫不費力地刻劃任何堅硬的石頭或金屬。因此,古人認識到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石頭。金剛石的拉丁文名稱的原意是“不可戰勝的”,指的就是它的這一特性。

        金剛石如此堅硬,這決定了它在工業上有很重要的用途。割玻璃用的刀,其實就是把一粒芝麻大的金剛石,嵌在剛鐵做成的刀基上。在機械廠里,人們用金剛石切削一些硬質合金。采礦用的鉆探機鉆頭上,也有許多金剛石,有了它,鉆頭才能無堅不摧地向地下進軍。在一些精密儀器中,金剛石常用來作軸承,保證儀器長期準確無誤地轉動。

        大自然里沒有比金剛石更硬的物質。如果要琢磨金剛石,只能用金剛石做成的砂輪。金剛石折射光線的能力很強,它被琢磨以后,在光線的照射下,五光十色,十分迷人。金剛石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寶石,有寶石之王的稱號。據說幾十年前英國女王結婚時,有一個大富翁送給她一顆重11.48克的金剛石作賀禮,這顆金剛石的價格高達幾十萬!

        “死狗洞”的秘密

        在意大利有一個“死狗洞”,狗一過去就會死亡,人走過去卻安然無恙。為什么會有如此奇怪的現象呢?迷信的人說:“洞里住了個專殺狗的妖怪”。

        有一天,一位科學家來到這個洞,想看看里面到底有沒有妖怪。他在洞里到處找,始終不見妖怪出來。只見巖洞的頂上倒懸著許多鐘乳石,一敲就會響,地下叢生著石筍,濕濕的泥土里冒著氣泡。科學家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妖怪是碳的一種叫作“二氧化碳”的氧化物。

        生長鐘乳石和石筍的巖洞,就是石灰巖溶洞,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在地下深處受熱分解就會放出二氧化碳氣體。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會溶解石灰巖中的碳酸鈣,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氫鈣。當含有碳酸氫鈣的地下水滲出地面時,由于壓力降低,碳酸氫鈣就分解出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它從水里選出后積聚在地面附近,形成半米左右高的氣層。

        二氧化碳會使人和動物窒息。人站在洞里,氣層只沒到膝蓋,雖然會有少量二氧化碳擴散開來,但它僅使人們感到不舒服,而在地上的狗完全淹沒在二氧化碳氣層里,所以會窒息而死。

        為什么汽水喝了能使人涼快

        十六世紀時,英國一些商人在某個礦泉區避暑,偶然發現這里的礦泉水稍受熱會冒氣泡,喝起來特別涼快。于是他們就把這種礦泉水當作飲料出售,這種飲料可以說是天然汽水。

        后來,科學家揭開了天然汽水喝了能使人涼快的秘密。原來這種礦泉水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人們喝了這種礦泉水,腸胃并不吸收二氧化碳,由于體內溫度較高,二氧化碳就迅速從食道經口腔排出,帶走人體內的熱量,使人有涼爽的感覺。

        后來,人們又發現這種礦泉水還能幫助消化。因為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使溶液稍有酸味和辣感,對胃壁有輕微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胃液的分泌。

        天然汽水是一種好東西,然而它并不是到處都有的,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既然這種礦泉水的主要特點就是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那為什么不人工制造呢?

        到了十七世紀,世界上出現了人造汽水。在汽水工廠里,工人們先在瓶子里備好汽水溶液,這種溶液是由糖、水果汁、染料跟水混合而成的,然后用高壓強迫二氧化碳溶解在里面,最后加蓋密封,這就制成了人造汽水。

        當你打開汽水瓶蓋時,由于外面的壓強較小,二氧化碳氣體就逸出,頓時瓶里氣泡翻騰,瓶口泡沫橫溢,多么有趣。

        如果你能動手自制汽水,那喝起來將會甜美愉快,沁人心脾。

        怎么自制汽水呢?取一只干凈的汽水瓶,把冷開水注入瓶中,不要太滿,加入一些砂糖和水果汁,再加入1.5克小蘇打,最后投入1.5克檸檬酸,立即用塞子塞緊,并且用繩或鐵絲把塞子扎緊,防止汽水沖出,大約20分鐘后,就可以飲用自制汽水了。

        自制汽水十分有趣,但要注意安全,不然就會發生爆炸事故。為了安全,選用的瓶必須厚實,沒有裂痕,不能用一般的薄壁瓶,另外,絕對不能隨便增加檸檬酸和小蘇打的用量。注意了這些,你就不用害怕,放心去制作吧。

        能“呼風喚雨”的干冰

        1958年,遼寧省久旱不雨,人民空軍用飛機在天上播撒“干冰”,不消20分鐘就下了雨,而且連續下了四天。

        干冰是什么東西呢?它就是固態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在加壓和降溫的條件下,會變成無色液體,再降低溫度,會變成雪花般的固體,經過壓縮,就會成干冰,它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可以在—78℃時直接變成氣體。

        干冰為什么會有“呼風喚雨”的本領呢?

        大家知道,老天不下雨,不是水蒸氣沒有遇到凝結核,結不成小水點,就是已經凝結的小水點,因為氣溫太高,沒等落到地面,已經蒸發掉了。當飛機把干冰撒在空中,它立即氣化,向云層奪取大量的熱,使云層冷到—40℃。每克干冰能造成100億個小冰晶,周圍的云霧碰到小冰晶,便以它為中心凝成大水滴,于是就下起雨來。

        干冰大事做得了,小事也干得來。

        當用火車運載鮮魚時,它就守衛在鮮魚的旁邊,起制冷防腐的作用。干冰外表像冰,可作為防腐劑,它比冰優越得多。干冰熔化時不會像冰那樣變成液體,它全部氣化,四周干干凈凈。干冰冷卻的溫度比冰低得多,而且干冰氣化后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能抑制細菌的繁殖生長。

        干冰有時也蹲在作物的溫室里,逐漸揮發出二氧化碳氣體,給作物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促進作物開花結果,提高作物的產量。

        干冰做事,往往不聲不響,但有時也轟轟烈烈,驚心動魄。在采煤工業上,把干冰放在炸藥倉里,當炸藥爆炸時,干冰立即氣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既助長炸藥爆炸的威力,也可防止失火事故。煤層中往往有一些可燃性氣體,但是靠二氧化碳這種不是支持燃燒的氣體隔絕了空氣,它們就燃燒不起來了。

        多可愛的干冰啊,但你千萬別像對待冰那樣用手去摸它。因為干冰的溫度太低了,會把手凍傷。凍傷像燒傷一樣非常灼痛,日后皮膚還會潰爛,所以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碰干冰。

        為什么滅火器能滅火

        一天,消防隊接到電話,說有一所房子著火了。消防隊員很快趕到了那個地方,拿出滅火器,對著火焰,然后按動操縱桿,只見一股氣泡不斷地從滅火器里噴出來,蓋在了火焰上,很快大火就被撲滅了。

        滅水器為什么能滅火呢?

        原來滅火器里裝的是明礬水和碳酸氫鈉溶液,還有一些能發生泡沫的物質。起初是分開的,消防隊員拉動操縱桿時,它們混合在一起,就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泡沫,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幫助燃燒,它蓋在火焰上之后,就把可燃物質與空氣隔開了。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一般情況下,沒有氧氣物質是不能燃燒的,所以火就被撲滅了。

        起死回生的湖

        據說瑞典中部的霍姆斯喬湖,受酸雨(工廠排出的廢氣,使雨帶酸性)污染,酸度增大,魚蝦全都死去了,整個湖變成了一潭死水。

        靠近湖邊有一座大型蛋糕廠,每月要扔掉幾噸蛋殼,可是苦于無處容納這么多的廢物。有個聰明人建議在那里開通一條水路,讓蛋殼順水流于湖中。人們照辦了,結果妙極了。既解決了蛋殼的去處,又使湖水酸度下降,魚蝦重新出現,水草也繁生起來,湖中到處都是生機勃勃。

        蛋殼為什么能使霍姆期喬湖起死回生呢?原來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會跟酸起反應,消除湖水的酸性。

        其實,這個辦法跟用石灰石粉消除土壤酸性的道理完全相同。建議中別出心裁地用難以處置的蛋殼去代替石灰石粉,更妙的是開通了一條水路,讓蛋殼自己順水流于湖中,省去了運輸的麻煩。

        救活霍姆斯喬湖的建議是令人嘆服的,但對提出這個建議的人,我們可不必五體投地。其實他只不過有比較豐富的知識,并善于運用類比的思維方法而已。“創造力人皆有之”,如果你能學他的樣子,同樣可以有所發明和創造,試試看吧。

        詩歌中的化學

        杜甫是唐代的一位大詩人,他的事跡家喻戶曉,各位小朋友對他一定很熟悉。他在一首詩中,記述了一件他十分迷惑不解和懊惱的事情:

        客從南溟來,遣我泉客珠。

        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

        開視化為血,衰今征斂無。

        詩的大意是說,從南方來了一位客人,他送給詩人一顆珍珠,珍珠上以乎有花紋或字跡,詩人珍藏在箱中,過了好久,他打開箱子,卻發現珍珠已經不翼而飛,只剩下了一些紅色的液體。

        大家知道,珍珠是珍珠貝的外套膜中受到刺激后產生的分泌物質聚積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還有少量的有機質。碳酸鈣難溶于水,但在酸性條件下能轉變為酸式鹽而溶解:

        CaCO3+CO2+H2=Ca(HCO3)2

        杜甫住的房子漏雨潮濕,竹箱沒有防潮的性能,遇到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后,珍珠就發生了化學變化,成了紅色液體,杜甫當時不知道這些化學知識,所以會迷惑不解。

        二氧化碳引起的死亡

        在2.5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塊單獨的超級大陸,一個未被分裂的海洋覆蓋了地球其他部分。那時候的氣候很熱,大洋表面的水由于吸收了絕大部分的陽光,溫度升高,密度變小,因而根本流不到深處。與之相反,大洋深處的水幾乎沒有接收到陽光,因此變得十分冰冷和稠密,幾乎是不流動的。

        當死亡的生物從水表沉到水底,它們在腐爛的過程中會逐漸從不流動的水里吸收氧氣。由于幾乎沒有水流到深處,所以沒有途徑從表層水中帶進新鮮的氧氣。有機物在腐爛時除吸收氧氣外,還要放出二氧化碳。當大洋深處水中的氧氣慢慢消失時,二氧化碳的含量卻越來越多。

        由于海洋中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日趨減少,這減弱了溫室效應,地球的氣溫開始下降。在幾千萬年里第一次出現了南北極的冰川,冰川附近的地表水變冷,密度增大,這引起了海水的流動,當裝載著豐富二氧化碳的深層水流到淺水河區時,物種的滅絕開始了,許多海洋生物由于呼吸不到新鮮的氧氣而死去了。

        在二氧化碳殺死大部分海洋生物后,由于壓力的減輕,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變小,大量的二氧化碳紛紛追出海面,進入大氣中。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強,地球上的氣候重新變熱。快速的氣候變化使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日子也很難過,那些適應不了氣候變化的生物大批大批地滅絕了,只有大約5%適應能力很強的物種才僥幸活了下來。

        這就是科學家對發生在2.5億年前的那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所作的推測。

        殺人湖

        也許你們知道世界上有許多“死谷”,人們一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可你們是否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一個殺人湖呢?

        在1984年的一天清晨,在非洲足球強國喀麥隆的莫農湖畔,人們發現了三十多具尸體,他們的鼻和口中,都有許多血跡,身上還有輕度的灼傷。

        是誰殺害了他們呢?

        警方在調查后得知,前一天晚上,莫農湖曾發出了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他們去請教科學家,科學家在研究分析了莫農湖之后,說這個湖泊是造成三十多人死亡的罪魁禍首。

        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莫農湖座落在火山附近,由于火山噴發,湖底充滿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地殼運動導致了湖底出現了滑坡,水對二氧化碳的壓力變小,于是大量的二氧化碳從水中“跑”了出來,這時,正好有三十多人呆在湖邊,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使他們在瞬間之內窒息死亡。

        那天早上霧很大,二氧化碳遇水形成碳酸,因而,死者身上有輕度的灼傷。法醫解剖尸體后證實了科學家的斷言。

        神奇的碳鐘

        在廣袤的大自然中,有形形色色的“鐘表”在不停地運行,記錄下時間老人的行動軌跡,碳鐘就是其中的一員。

        日本千戶縣風川地方的泥層中,發掘出了一些保存得很好的古蓮子。科學家們測定這些種子已有三千歲了。這些種子經過培育,照樣開花結了果實。

        在八十年代,考古人員在新疆省的羅布泊發現了一具褐色的年青女尸。她的頭發微卷,眼睛閉著,就像沉睡中的少女。科學家們說,這具女尸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

        科學家是怎么知道女尸和古蓮子的年齡呢?

        原來,自從本世紀發現放射性元素和它蛻變生成的同位素后,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大自然的“鐘表”——放射性C14,這種“碳鐘”不需要人上發條,也不會受外界溫度、壓力等影響。億萬年來,它始終準確和不停地走動著。用它可以準確地測定一些物質的年齡。

        放射性C14是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它會不斷放出射線并轉化成正常的碳元素,而大氣中由于天外射線的影響,又會不斷地產生新的C14,使總量保持平衡。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活著的時候總是不斷地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也吸收了混合在一起的C14,只有當動植物死亡后,它們與外界停止了物質交換,C14的供應也就停止了。從這時候起,生物體內的C14由于不斷放出射線,含量逐漸減少。大約平均每過5568年,C14的含量會減少一半,這段時間叫做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要知道女尸和古蓮子的生長年代,只要測定一下它們中C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來了。

        考古學家還用碳鐘來確定古代文物的年代。例如,埃及古墓中出土的一個船形器皿,考古學家取下器皿上的一塊木片,經碳鐘測定,距今約有3620年。我國考古學家使用碳鐘確定西安半坡村為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国产a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性爱|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2023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Xx性欧美肥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97精品国产手机| 中国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巨大黑人极品VIDEOS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