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合成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29 15:46:11 發布人:editor
硝酸不僅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化工原料,而且也是制造炸藥的重要戰爭物資。
歸初制造硝酸 的方法是普通硝石法,即是硝石與硫酸反應,來制取硝酸的。但是硝石的貯量有限,因此硝酸的產量刀受到限制。
早在1913年之前,人們發現德國有屐世界大戰的可能,便開始限制德國進口硝石。這樣理以為世界會太平無事了。1914年德國終于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人們又錯誤地估計,戰爭頂多只會打半年,原因是德國的硝酸不足,火藥生產受到了限制,由于人們的種種錯誤分析,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蔓延開來,戰爭打了四個多年頭,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奪去了人們無數的生命財產。德國為什么能堅持這么久的戰爭呢?是什么力量在支持著它呢?這就是化學,德國人早就對合成硝酸進行了研究。
1908年,德國化學家哈柏首先在實驗室用氫和氮氣在600℃200大氣壓下合成了氨,產率雖只有2%,這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后由布什提高了產率,完成了工業化設計、建立了年產1000噸氨的生產裝置、用氨氧化法可生產3000噸,硝酸,利用這些硝酸可制造3500噸烈性炸藥TNT。這項工作已在大戰前的1913年便完成了。這就揭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