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分離與資源化利用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9-08 09:17:56 發布人:editor
技術背景與簡介
該項目主要是針對石化企業在原油采、集、煉、輸過程中形成的污水、油泥等進行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核心技術原理是在對原始油田、煉化、管輸形成的含油污泥充分調研及分析普查的技術上,對油泥進行減量化分離,將分離的污水經水處理處置回注地層增產,將分離后的半固相油泥等進行均質化改性處理后,與煤、水及添加劑一起制備成含油泥水煤漿。將制備的摻配油泥水煤漿在高溫氣化爐中進行氣化處置并轉化為合成氣,以實現對油泥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項目工藝方案可行、技術經濟指標明顯優于傳統油泥處理工藝并能對采出污水、油泥進行深度無害化處理,對其中的石油組分實現充分資源化利用,對水煤漿制漿及煤氣化工藝設備無不良影響,并能提高氣化爐運行的經濟性,無二次污染產生。真正實現油氣田廢棄物的變廢為寶及化害為利,具有良好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項目成果
本項目于2014年4月取得由華東理工大學煤氣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第十一研究所的技術評價報告,一致認為本技術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及應用價值,其核心技術摻配油泥的水煤漿對氣化工藝運行沒有不良影響、同時還可以提高碳轉化率及有效氣含量,提高氣化爐運行的經濟性并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2014年7月項目通過陜西省科技廳與環保廳的聯合鑒定,以金涌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致認為“技術成功的解決了困擾我國石化行業發展的油泥處置問題,開創性的將氣化技術與危廢處置將結合,實現經濟的油泥無害化處理,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建議盡快工業示范裝置建設。”同年9月通過工業化試驗工程化審核并開工年處理3萬噸油泥的工業化示范裝置,并于2015年12月進行了油泥摻配水煤漿資源化利用工業化試驗,試驗安全平穩、結果達到預期要求,實現最大摻配量5%的油泥摻配水煤漿氣化資源化利用。截止2016年2月,項目共申請各類國家專利37項,授權27項,發表高等級論文20余篇,企業標準3項。建立了我國第一套系統的油泥數據庫及樣品庫,形成了系統的油泥分離、氣化資源化、非氣化資源化成套工藝技術及裝備。
創新點
?、?系統集成,通過減量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可系統解決石油采、集、輸、煉過程中形成的油泥排放問題,做到減量排放,無害處理;
?、? 資源利用率高、無二次污染,油泥中油氣資源利用率大于99.8%,高溫處理后剩余固體物實現完全無害化處理,無污染物轉移,滿足國際上最嚴格的排放標準,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③工藝簡單、經濟效益優良,油泥無需進行復雜的分離過程,處理工藝簡單、利用煤化工行業成熟的水煤漿氣化技術進行危廢處理可節約煤炭資源,經濟效益顯著;
④對氣化工藝及設備無不良影響,無需對現有設備進行改動,處理投資較低。
合作方式
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