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02qi"></ul>
    • <ul id="w02qi"></ul>
      返回首頁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山東化學化工學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安全環保 > 職業病預防 > 列表

      全國職業病防治規劃(2)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29 17:17:54   發布人:editor

         (二)工作目標。

        1.完善職業病防治法規標準體系。

        以《職業病防治法》為基礎,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職業病危害風險評估、分類管理、職業病危害防護等法規、標準體系。

        2.有效落實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責任。

        用人單位自覺履行職業病防治法定責任。職業危害申報率達到100%;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率及警示標識設置率達到100%;用人單位負責人、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率達到100%。

        高危行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100%;高危行業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率、防護設施控制效果評價率達到100%;高危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率達到100%;高危行業職業健康監護率達到100%。

        3.健全職業病防治和監管網絡,提升監管水平。

        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職責明確、規模適度的國家、省、市、縣四級職業病防治和監管網絡;到2015年,網絡職能延伸到社區或鄉鎮。

        提升綜合監管水平,逐步提高監管覆蓋率。對高危行業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審查率、防護設施設計審核率、竣工驗收率均達到100%;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監管覆蓋率達到100%;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監督覆蓋率達到100%。

        4.落實勞動者權益和職業病人保障制度。

        勞動合同簽訂覆蓋率達到100%;工傷保險覆蓋率達到100%;職業病人治療率、妥善安置率達到100%。

        5.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積極推進基本職業衛生服務試點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基層職業衛生服務網絡,提高應急反應能力。高危待業勞動者體檢率達成100%,省級中毒醫療救治基地和核輻射事故醫學救治中心建成率達到100%。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職業病防治相關法規、政策的制定實施。

        1.完善職業病危害風險管理,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防護性能評價,職業健康監護與職業病診斷、治療、康復,高危行業職業衛生管理等職業病防治法規、技術標準體系和相關政策。

        2.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貫徹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提高職業病防治政策、法規、標準的公平性、有效性,完善職業病防治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

        3.各地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職業病防治地方法規和相關實施辦法;各有關部門、行業、用人單位應按要求制定實施方案,認真履行各自職責,積極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落實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責任制。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強化職業病防治的管理,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依法落實職業病防治措施,逐步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職業病防治管理體系和制度,預防職業病的發生。

        提倡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采用無毒替代有毒、低毒替代高毒,從根本上減少和預防職業病危害。對于生產技術、設備、工藝落后、職業病防治條件差的企業,要通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逐步進行改善。對無法改善的,應當依法淘汰。

        依法落實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制度,如實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加強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評價與控制,履行職業病危害告知義務,按要求在作業場所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要求的工作場所;依法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確保勞動者得到職業健康監護。對勞動者進行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提高勞動者的職業病防護能力。按要求為勞動者配置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落實職業病待遇,妥善安置職業病人。推動企業建立嚴重職業病危害源點職業衛生管理及監測監控系統。

        (三)構建完善的職業病防治和監管體系。

        按照目標與手段相匹配、任務與能力相適應的要求,以監測評估、預測預警、快速反應、科學管理為目標,以自動化、信息化為方向,以建設先進的職業病信息監測、預警,職業病預防與控制,職業病人診斷、治療、康復,職業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和職業衛生監督執法體系為重點,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努力提高職業病防治與監管能力。

        1.加強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各級政府應當制定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分級、分類培訓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提高職業病預防控制、監督管理、職業病診療等能力。重點加強與基本職業衛生服務相適應的基層衛生人員的培訓,確保80%的村衛生室醫師得到不少于10學時的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80%的鄉鎮衛生院有2~3名醫師得到不少于2周的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分別建立國家和地方的職業病防治指導中心和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庫。

        2.建立完善的職業病防治網絡。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職能分工明確、規模適度、精干高效的國家、省、市、縣四級職業病衛生服務機構,負責轄區內職業病預防控制的技術服務、技術管理、技術指導和技術咨詢,并將職業病預防控制職能延伸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的基本職業病防治能力建設,逐步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基層職業病防治網絡,確保人人享有基本職業衛生保健服務。實現基本職業衛生服務與初級衛生保健的結合,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具備職業衛生知識宣傳和咨詢能力。

        3.建立完善職業病防治監督執法體系。

        將職業病防治監督執法體系建設納入中央和地方法制建設總體系之中,專項列支,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職業病防治監督執法機構網絡,明確中央、省、市、縣四級職業病監督執法機構的職能。提高職業病防治監督執法裝備水平,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執法能力建設。采取多種方式,按照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原則,依據當地職業病發病情況,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分級支持,不斷壯大職業病防治監督執法隊伍,提高職業病防治監督執法能力,加強職業病防治監督執法培訓。

        (四)提高勞動者健康權益保障水平。

        1.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制度,提高工傷保險覆蓋率,完善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積極探索工傷補償與工傷預防、工傷康復相結合的補償方式,提取部分工傷保險基金用于職業病防治的宣傳與培訓、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與評價、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防治的科學研究,逐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病治療、康復制度。優先解決農民工工傷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障問題,探索將農民工的基本職業衛生保健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結合的可行模式。

        2.完善特殊工時審批制度和職工休息休假制度,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研究完善艱苦崗位津貼制度,開展勞動定員定額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指導行業和企業集團開展勞動定員定額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4.加強勞動用工和勞動合同管理,加強高危行業職業衛生專項集體合同的簽訂管理,依法對不簽訂勞動合同和不履行危害告知義務的行為從嚴處罰,從源頭上規范用工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5.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國家、省級中毒醫療救治基地和核輻射事故醫學救治中心為基礎,逐步完善不同層次的職業病診斷、鑒定、治療、康復、體系,使職業病人得到及時、合理的診斷、鑒定、治療和康復,提高職業病人的康復水平。

        6.建立職業病防治基金,用于沒有單位承擔責任的、或責任單位沒有履行義務能力的職業病人救助,資助中小型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工藝革新、改善作業環境、減少職業危害。

        7.建立健全司法救濟機制和法律援助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解決職業病人權益糾紛中的司法救濟作用。動員司法工作者、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團體,積極為職業病人提供法律援助、心理輔導和精神關懷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99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柠檬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日本人精品video黑人|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99re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91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日本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