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回用中的氮氮去除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29 14:41:20 發布人:editor
1 折點加氛法
廢水中含有氨和各種有機氮化物,大多數處理廠排水中也含有相當量的氮口加果在二級
處理中完成了硝化階段,則氮通常以氨或硝酸鹽的形式存在。投氯后次氯酸極易與廢水中的氨進行反應,在反應中依次形成三種氯胺
NH3+HOCL--NH2CL(一氯胺)+H2O
NH3CL+HOCL--NHCI2(二氯胺)+H20
NHCL2+ HOCL--NCL3,(三氯化氮)+H2O
上述反應與pH值、溫度和接觸時間有關,也與氨和氯的初始比值有關C.大多數情況下,以一氯胺和二氯胺兩種形式為主。其中的氯稱為有效化含氯。在含氨水中投入氯的研究中發現,當投量達到氯與氨的摩爾比值1: 1時,化合余氯即增加,當摩爾比達到1.5:1時(重量比7.6:1),余氯下降到最低點,即“折點”。在折點處,基本上全部氧化性的氯都被還原,全部氨都被氧化,進一步加氯就都產生自由余氯。
在廢水處理中,達到折點所需氯總是超過化學計算比7.6:1 當污水的子處理程度提高時,到達折點所需氯量即減少.
折點加氯產生酸,當氧化img/L NH4-N時,需14.3 mL的堿度〔以CaCo:計)夾中和,實際上,由于氯的水解,真正需要的堿度為15mg/L 人多為情況卜,pH值將略有降低。
為了達到折點反應所加入的氯,除形成次氯酸外,還增加廢水中的總溶解固休含量.在廢水復用情況卜,溶解固體的含量可能成為影響回川的障礙投加不同藥劑對總解固體的影響見F表
化學藥劑的投加 總溶解固體的增加:消耗的NH4-N
以氯氣進行折點氯化 6.2:1
以次氯酸鈉進行折點氯化 7.1:1
投氯氣后,用石灰中和全部酸度12.2:1
投氯氣后,用NaOH中和全部酸度14.8:1
2.選擇性離子文換法
使用選擇性離子交換劑一斜發佛石進行離子交換是近期開發的工藝,廢水中的錢離子將斜發沸石中的鈉或鈣替代出來,失效的沸石使用再生液再生,然后再生液通過氨吹脫塔脫氨。斜發沸石是沸石中的一種,在美國西部有幾處礦床自然存在。沸石的交換容量可由廢水的離子濃度來估計,同時要進行半生產性試驗,有的用4.8kg/m3
存在的問題是再生液需要再次脫氨:在沸石交換床內,氨解吸塔及輔助配管內存在碳酸鈣沉積:廢水中有機物造成沸石堵塞影響交換容量,須用各種化學及物理復蘇劑除去粘附在沸石上的有機物。目前這種方法應用不多
3.生物法脫氮
目前生產中己經采用的方法是生物法脫氨,使污水處理到硝化階段,生物反應在完成碳的氧化后再完成氮物質的氧化,使氨氮能氧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但這樣需延長生物處理時間,并增加供氧量,這將使生物處理的基建投資和供氧動力增加,無疑會增加污水處理廠的負擔,加大廢水回用成本
4循環水系統脫抓
5.氮吹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