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生產有了節能減排新途徑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28 16:08:41 發布人:editor
廣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最新開發的“粉煤氣化低水/氣耐硫變換新工藝”,為采用粉煤氣化生產合成氨開辟了一條生產運行平穩、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的新途徑。截至記者昨天發稿時,該工藝技術已在柳化粉煤氣化30萬噸/年合成氨裝置中實現工業應用,裝置運行指標均在理想范圍內,合成氨產品質量穩定。
據了解,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組織專家組于12日對這項新工藝進行了鑒定考核,并順利驗收。專家組建議加大該技術工業推廣力度,盡快在粉煤氣化工藝裝置上推廣應用。
該工藝技術的開發成功,解決了高濃度一氧化碳(CO),原料氣變換時易發生甲烷化副反應的難題,大大降低了廢氣排放量,實現了重大突破。該技術為采用粉煤氣化生產合成氨開辟了一條生產運行平穩、節能、環保效果顯著的新途徑。
該工藝充分利用殼牌廢鍋流程原料氣中水含量低的特點,全部采用自主開發的QDB-04催化劑,通過控制工藝氣中的水/氣比,來控制第一反應器變換反應的深度和床層的熱點溫度,實現在不發生甲烷化副反應的前提下,將高濃度CO原料氣在低水/氣比的工藝條件下實施變換,具有創新性。
經過一年多的工業化應用,監測結果表明:與高水/氣比多段變換流程相比,該工藝第一段水/氣比最高不超過0.3,各段水/氣比最高不超過0.5,最高熱點溫度不超過400℃,操作條件溫和,變換裝置運行平穩,無甲烷化副反應發生,能大幅度降低蒸汽用量并節省設備投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綜合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