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氣中毒實例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30 14:44:27 發布人:editor
光氣,COCl2,常溫下為無色氣體,有腐草氣味,微溶于水,可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氯化氫,易溶于醋酸、氯仿、苯和甲苯等。可加壓成液體貯于鋼瓶中使用。由一氧化碳和氯的混合物通過活性碳而制得。光氣通常用于有機合成、制造染料、塑料和其他中間體(如異氰酸酯),制造農藥和制藥等行業,也曾用作軍用毒劑。
光氣屬高毒類,對人體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急性中毒,而慢性影響迄今未見報道。光氣所致急性中毒的臨床表現分為四期:(一)刺激期(立即反應期):吸入光當時即出現嗆咳、胸悶、氣促和眼結膜刺激癥狀,還可有頭暈、頭痛、惡心等;(二)癥狀緩解期:吸入光氣后一般有3~24小時的癥狀緩解期,這時刺激期所表現的癥狀可緩解或消失,但肺部病變仍在發展;(三)癥狀再發期:肺部病變逐步發展為肺水腫,可有怕冷、發熱、頭昏、煩躁不安、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紫紺、咳嗽、咯粉紅色泡沫樣痰,甚至出現休克等癥狀,此期可持續1~3天;(四)恢復期:經積極救治,肺水腫逐漸吸收,3~4天后基本恢復,在恢復期中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急性中毒痊愈后,一般無后遺癥。
對于患有精神病、心臟病、活動性肺結核、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者,均不宜從事光氣作業。
凡接觸光氣的單位,必須加強領導,做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把防毒知識交給廣大工人群眾并建立必要的制度。
實例1 上海某農藥廠生產農藥速滅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光氣作為生產原料。1986年2月日下午1時10分,該廠酯化工段早班操作工蔡某在作業時,聞到車間內有光氣味,經檢查未發現原因。1時30分反應結束,蔡某停機準備下班,在交班時就該情況向中班操作工劉某作了交待,劉隨即向車間值班人員作了匯報。車間值班人員于下午2時左右到車間巡回檢查,走進酯化工段即聞到了光氣味,便打開窗戶戴上防毒面具進行檢查,檢查了近一個小時未發現泄漏處,即通知開機生產,一開機室內又有了光氣味,再次進行檢查,發現進入室內的一根光氣總管的彎頭有白色霧狀氣體,說明有泄漏,因此再次吩咐停機,并通知檢修工盧某進行檢修。盧接到通知后,未戴任何個人防護用品,即進入現場作業,用黑膠布在泄漏處包扎止漏。值班人員在復查時發現總管仍有光氣泄漏,再次吩咐盧進行檢修,盧某又進入現場檢修,發現管子上有一黃豆大的洞,兩人商量后決定采取臨時措施止漏,以維持中班的正常生產,待明日早班后再調換管道。隨即,盧便用自行車內胎進行包扎加固,基本堵塞了光氣的泄漏。當日下午7時,檢修工盧某出現了嘔吐癥狀,過了一小時,到廠醫務室就診,即進行對癥治療并急送職業病專科醫院進行搶救,經檢查兩肺彌漫性肺水腫,并且病情有進一步加重趨勢,診斷為重度光氣中毒。經過近一個星期的治療和精心護理,病人才脫離了危險,得以生還。
通過調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安全衛生意識淡薄。光氣作為生產原料,廠方是了解其危害性的,并在操作規程中明確了安全衛生防護措施,但在實際操作中,管理人員和生產工人均沒有遵章辦事。檢修工進入現場檢修光氣泄漏時,未戴個人防護用品,在場的管理人員也未進行阻止。當其吸入光氣后,在場的管理人員也未采取強制措施,送其就診,而是反復多次進入泄漏現場繼續作業,任其發展,結果延誤了病情。這一事故完全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實例2 上海某農藥廠綠麥隆工段因原料缺乏停工半月后,準備開車恢復生產,為開車順利,保證產品質量,首先要排除冷酯化甲苯光氣吸收鍋內積水。1989年5月6日中午12時15分,該車間以常規處理辦法,將冷酯化鍋底考克打開,將鍋內積水放到低位的熱反應鍋中進一步處理,讓殘余的光氣緩慢地介釋出來,進入光氣尾氣催化破壞塔堿洗后,由45米高煙囪排放。但因在冷酯化鍋中還殘存著光氣甲苯液,當它放入熱酯化鍋中后,冷的甲苯光氣液受熱,造成陣發性的光氣釋放,來不及進入高排破壞塔,有一部分光氣從酯化軸封中跑出,向該廠東南方向散發,光氣外溢時間約2~3分鐘,造成該廠毗鄰三個工廠的86名職工發生光氣吸入,該農藥廠現場作業的2名職工發生光氣中毒現象。
事故發生原因:排除冷酯化甲苯充氣吸入吸收鍋內積水的操作方法原始,在未仔細檢查有關設備及對酯化鍋內液體殘存不明的情況下,匆忙開車作業;職工應急能力差,安全生產認識不足,思想麻痹大意,忽略了光氣中毒的可能性。